“冬病夏治”正当时
今年的“三伏”时间7月11日至20日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19日为末伏,伏天长达40天。中医认为,“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有助于补益阳气、驱散寒邪。7月11日初伏当天,汕头市中医医院“冬病夏治”“三伏天灸”正式开贴,前往该院东、西院区贴敷接受了中医特色“天灸”疗法的患者络绎不绝。
记者在该院东院区5楼的“三伏天灸”治疗现场看到,各诊室内,医护人员将新鲜出炉的“三伏天灸”贴敷在患者身上的特定穴位上,还不忘叮嘱贴药后要注意避免风扇、空调对着吹,特别是贴药后四个小时内严禁用生冷水冲洗。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中医医院开展“冬病夏治”治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具备一整套规范科学的“冬病夏治”诊疗方案。据该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林卓鹏主任医师介绍,“三伏天灸”是祖国医学“冬病夏治”治疗理念的体现,对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虚寒性胃病、颈椎病、关节炎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骨关节疾病有疗效。所谓“冬病夏治”就是把冬天好发的病选择在夏天高温、高湿、高热的时段进行治疗,使病人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作用。治疗时,就选择在农历“三伏天”的时令内,选用具有辛温发散、温通阳气作用的中药研成粉末后加上姜汁调制成药饼,敷贴于人体穴位上,起到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扶正祛邪、防病治病作用。
多家医疗机构提供“三伏天灸”
据介绍,市民朋友治“未病”的卫生健康意识日渐增强,所以前往贴“三伏天灸”的市民明显增多,7月11日,市中医医院东、西院区和托管的粤康颐养医院、潮南区华隆发综合门诊等医联体都提供了“三伏天灸”为民服务,超过3000多人次市民前往贴敷。当天除了市中医医院外,市中心医院、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金平区人民医院、金平区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也都开展了“三伏天灸”治疗服务。
哪些人不适合贴“三伏贴”?
但并非人人都适合贴“三伏贴”,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林卓鹏主任医师指出,“三伏天灸”贴敷因人而异,如体质偏于阴虚质、湿热质的人不适合贴敷,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要在医生诊疗判断下进行贴敷,也不建议市民网购后在家自行贴敷。此外,孕妇、2岁以下儿童、贴药近3天(包括当天)有发热、干咳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皮肤易溃者,以及瘢痕体质、容易过敏体质者是不太适合贴“三伏天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