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首 页 关于商会 党建领航 商会动态 政策法规 行业资讯 会员单位 企业风采 品牌荟萃 用药安全 养生之道 联系我们
■ 关于商会
■ 商会章程
■ 自律公约
■ 选举制度
商会多家会员企业负责人入选2024年汕头市民营企业家智库成员名单
广东泰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李大妹被评为“汕头市优秀共产员”
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荣获“汕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广东洛斯特制药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度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目录
商会多位专家及会员代表入选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专家库
汕头市蓉健药业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中国生物血液制品学术研讨会暨10%成都蓉生层析静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汕头市药业商会 >> 养生之道


小暑饮食不宜过寒凉
发布时间:2023-07-10  来源:节气养生知识   打印本页    [ 返回 ]


    进入夏季,许多市民喜欢喝啤酒消暑解凉,不经意间就伤了肠胃。中医上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人体后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均受到脾胃影响和支配。养生专家认为,夏季,尤其是进入小暑后,饮食应以适量为宜。无论是过饱还是过饥都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过饥,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的疾病。


“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急食暴饮。其实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陈太日说道。


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减退,饮食选择要以清淡芳香为主,因为清淡易于消化,芳香刺激食欲,进补要能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


在南方的民间,小暑这天有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苡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灯芯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以应节解暑的习惯。同时这个节气的汤水尤为重要,因为出汗和挥发多,而且胃口较差。因此,这个时节应少食辛辣油腻之品,可以常吃绿豆百合粥,该粥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消暑止渴、降胆固醇、清心安神和止咳的功效。南瓜绿豆汤同样具有清暑解毒、生津益气的功效。蔬菜应多食绿叶菜及苦瓜、丝瓜、南瓜、黄瓜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


另外,夏季可适当服用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族,这样有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消除不良症状。这是因为夏天饮水量增加,出汗多,维生素B群容易流失。维生素B1负责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葡萄糖,葡萄糖提供脑部与神经系统运作所需的能量,如果体内缺乏这种物质,人会出现无精打采、能量不足的情况。维生素B2负责转化热能,它可以帮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释放出能量。烟碱酸又名维生素B3,和维生素B1、B2一起负责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也是为身体供能量的B族好兄弟,如果缺乏烟碱酸,人们就会焦虑、不安、易怒。


炎热天气,大量汗液的排出导致水溶性维生素迅速流失,特别是维生素C,因此,当盛夏时节感到疲乏时,应该补充维生素C,以缓解疲劳感。

生冷之物不宜多食


夏季饮食不注意卫生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如果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等情况。因此,夏季要注意防范肠道疾病,避免伤及肠胃。


多食生冷寒凉,会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最终酿为痔疮;五味之偏是说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


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损伤内脏而发生疾病。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重要的是由于嗜好偏过,不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还能伤及脾胃以及其他脏腑,而致脚气病、夜盲症等疾病。


此外,中医养生与治病方面,一直有“冬病夏治”之说,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风湿痹症等,这时是最佳的治疗时机。目前,各地中医医院都在这小暑到大暑节气内的三伏天日,开展贴药发泡的“天灸”治疗。这种治法年年坚持则效果更明显。


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小暑这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尤其在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贮备氧气袋,在自觉胸闷气短之时使用。


如果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则应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必要时吸氧。此外,还应禁食寒凉之品。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此节气要注意饮食的合理科学。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人们要注意饮食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应少食寒凉之物,以免加重病情。


汕头市药业商会 2010 版权所有
电话号码:0754-88290372 联系地址:汕头市瑞平路10号工商联大厦11楼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和复制本站的任何信息
ICP备案号:粤ICP备180223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