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有12%-15%的青少年的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长时间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
噪声性耳聋渐高发
据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超过30万,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最多的国家。
而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人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而这样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这在现在耳聋病例中渐渐增多。
专家解释,实际上,噪声性耳聋,以前多出现在工作于噪声环境的职业人群中,如工厂的工人;可近些年,被它缠上的人们越来越多,尤其出现在一些喜欢用耳机听MP3或者音乐手机的年轻人身上,甚至经常打长时间电话的人也不能幸免。因为内耳有2万个纤弱的感觉神经细胞,它们使我们能感受到声音的美妙,然而它们又非常脆弱,经不起噪声的长时间“折腾”,一旦受损,听力便会受到影响。
当人耳接受到短暂的强噪音暴露后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现象,如枪声、鞭炮声,可能接触一次便会引起严重听力损害;但其实长期持续的噪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听力,其危害不亚于强噪音。
戴耳机听音乐 可致突发耳聋
人们低头玩手机,戴耳机听音乐、看视频已经成为公交地铁上的一大景观。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专家表示,长期戴耳机容易导致提前耳背,国外有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
专家表示,地铁、公车上环境较为嘈杂,为了听清楚耳机里的声音,人们会不自觉地把音量调大,殊不知这样正是造成听力慢慢下降的一个原因。因为耳膜与耳机的振动片距离很近,声压直接传递到耳膜,对耳膜听觉神经刺激比较大,长时间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突发性听力减退、耳聋。
所以,如果不想提前进入“耳背”的阶段,各位喜欢用耳机的年轻朋友要多加注意,不要让不当的耳机使用成为听力下降的罪魁祸首。(王硕)
“60原则”保耳机不伤耳朵
提示
对于如何戴耳机以及选耳机才不会使得耳朵受损呢?专家表示,戴耳机首先要掌握“60原则”: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内置耳机的人,应掌握60-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其次,选择耳机的时候尽量选择头戴式耳机,因为耳机通常被分为头戴式、耳挂式与入耳式三种类型,其中对耳朵损伤最小的是头戴式。另外,经常听音乐的人应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应该引起警惕。一旦发现听力下降,应立即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