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药价格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近期去药店的市民发现一些常用药的价格出现明显上升,有些药品的价格甚至翻了几倍,如谷维素、三维B片。记者在市区多家零售药店的调查中也发现,目前市面一些常用药品确实出现涨价情况,如白云山三维B片,据药店经营者介绍,这瓶药近年来已经多次涨价,另外还有金霉素眼膏、复方甘草片、三九感冒灵等常见便药也涨幅较明显,这些药如果有上升都下调很难,不是一下子就涨很多,而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涨上去。药店经营者表示,因为进货价在逐步提高,他们也只能跟着升价,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市民的负担。不过药店方面也认为,如果一种药品长期利润太低或者负利润,也会面临停产的风险,如之前一块钱就能买到的“四季润喉片”,现在都不生产了,进不到货,因为利润太薄了,厂家直接切掉,挺多市民来找都已经是买不到的了。
针对近期市面药品价格上涨的情况,记者也请教了业内人士。据分析,药品涨价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方面成本的提升,推高了药品的价格,而更关键的是,随着国家对药品监管的逐步增强,一些小型的、不合规范的生产企业被逐步淘汰。
在3月22日播出的《今日视线》关于“常用药涨价明显,成本提高是主因”报道中,我会李文英秘书长就此情况接受栏目记者采访。她介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2015年6月正式取消绝大部分的政府定价后,就曾有部分药品价格出现暴涨,如地高辛片,价格一下子翻了10倍,但大部分厂家还是处于观察的阶段,到了今年初才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药品涨价。她说;“在此之前有一些药是处于负利润的,所以应该说现在的价格是回归理性,现在整个行业流通、生产的成本都在涨,药店没办法,也得跟着涨价。现在一些小的生产企业,由于环保成本的提高,一些工厂无法生存,停止生产,这样也会造成产量跟不上,还有一些厂尤其是原料药厂,会有垄断的因素在里面,所以造成涨价比较多。”

我会李文英秘书长接受《今日视线》采访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药价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有代表委员就认为,目前药价存在虚高现象,而价格是在药品流通环节中层层被推高的,要解决药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保障老百姓的用药需求,关键是改革药品定价体系。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强调“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协调推进医疗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由此可见,药价问题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而具体的改革对药价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也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