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13日,“潮汕相扶”汕头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第三期培训在汕头大学举行,本期培训围绕主题“项目反思与学习”,提供交流与分享的机会,彼此了解其他小组项目的运营经验及其反思。我会李文英秘书长参加学习,与小组团队完成“雅姿娘学堂”项目,并获得结业证书。

“潮汕相扶”汕头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第三期培训

社会组织项目管理培训师李锦雄老师(左)为李文英秘书长颁发结业证书
“潮汕相扶”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项目是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汕头大学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合作开展,旨在支持潮汕地区社会组织发展。该项目自2015年11月份开班以来共举行了三期共6天的培训,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搭建公益社会组织互动交流平台,拓展更新参与者的视野和理念,从而提升项目运作参与者的组织管理能力,推动公益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
13日上午,“潮汕相扶”项目组在汕大图书馆演讲厅举办了项目成果分享会,探讨和反思潮汕地区的公益发展现状。汕头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刘勤裕局长、林湘华科长、姚军科长,李嘉诚基金会中国公益项目办顾问徐宗玲教授、杨飞主任,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主任曲栋主任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作发言。我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及亲友团到场参加,与现场200 多位热心关注公益发展各界人士一起聆听6个小组团队的行动故事和经验,感受故事里的乡土人情,思考志愿与公益精神,探讨社区公益发展。6个小组团队由28 个社会组织的37 位学员组成,在经过两期培训后选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6个议题,分别关注了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逆风飞翔的翅膀”)、乡村儿童社区意识培养(“小鬼当家”)、低收入家庭妇女的能力提升(“雅姿娘学堂”)、公益支持平台搭建(“潮汕公益汇”)、市民环境意识提升(“社区有宝,家中有物”)、农村劳动力在地发展(“农村青年劳动力本地就业计划”)。通过2 个月的项目实践活动,学员们在分享会上结合所学项目管理知识以及所开展项目活动的情况、实践心得等进行了分享,展示了项目管理的“制定项目计划的七步工具”、“公益项目的评估维度”,以服务对象的需求设计项目等,让大家看到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不仅需要爱,更需要专业提升效率,为潮汕本地机构带来可学习可复制的榜样。

“潮汕相扶”项目成果分享会

汕头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刘勤裕局长出席活动并致辞

李嘉诚基金会中国公益项目办顾问徐宗玲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

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主任曲栋主任出席活动并致辞
李文英秘书长“雅姿娘学堂”项目以汕头市金平区新福街道金禧社区内工资收入较低且需要照顾家庭的女性为服务对象,为她们提供搭配营养餐、心理沟通、穿衣打扮技巧等一系列服务,由于活动设计回应了对象的需求,项目开展后得到比预期更好的效果,参加“学堂”系列活动的女性成员均表示自己在家获得更多尊重和爱护,家庭更加和谐。该项目的成功取得与会领导的高度认可,赢得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李文英秘书长上台作项目实践活动心得经验分享

李文英秘书长“雅姿娘学堂”团队与参会领导嘉宾们合影留念
林丽婕“农村青年劳动力本地就业计划”项目以“减少空心村、留守老人、空巢儿童、民俗文化断层等社会现象,让青年劳动力回归农村”为指导理念,以“为农村青年提供劳动力出口”为主要方向,旨在“为一个村打造一个项目,培养出一支涵盖产品经理、策划、文案、美工、客服、物流配送的专业微商团队”。小组团队多次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走访实践活动,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要,初见成效。接下来将加强农村青年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投入,结合潮汕农村特点、物产、移动互联网,培养潮汕农村微商人才,促进农副产品流通,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用科学的方法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该项目从解决农村劳动力经济改善层面,到解决社会问题层面,到古村保护和活化层面都起到十分积极的意义。

林丽婕“农村青年劳动力本地就业计划”团队上台作分享
至此,“潮汕相扶”汕头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圆满结束。通过参加本项目培训,进一步认识了公益的意义和价值,了解了相关社会组织治理的基本概念,学到了如何正确使用项目工具设计项目申报书以及如何规范地进行项目管理,在实践中巩固了“如何正确使用项目工具设计项目申报书以及如何规范进行项目管理”知识,体会到团队力量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锻炼了思维运作模式,提升了协作和沟通能力,为商会开展工作提供了更明确的工作方法,为商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知识动力。

秘书处工作人员及亲友团
|